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3-07-02
□ 向柵柵
近日,國家領導人給中國農業(yè)大學同學的回信中提到: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青年一代當牢記國家領導人在回信中的殷切囑托,做“風卷紅旗過大關”的奮進者,不當“雪擁藍關馬不前”的畏難者,在“自找苦吃〞 中漸悟青春“必有”綱要,以江流不轉之精神“必想有為”、毅然獨立之氣魄“必為有成”、跬步江山之激情“必成有善”,一往無前。
找“思學踐行”苦吃,青春”必想”且“有為〞之綱要。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學而時習之”是破除迷茫的燈塔,“坐言起行〞 是揚帆遠航的風帆,只學不做是“假把式〞,再大的道理,不能轉換為引導實踐的方法,都是虛幻且不切實際的“空中樓閣”,如無根之木,“勞枯無常”,終究只是自欺欺人的“虛假努力〞罷了。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更要將想變?yōu)閷嶋H行動。作為新教師,要“干一行愛一行”。俗話說,“既來之則安之”。既然走上教師之路,就應該在工作中努力釋放自己的光和熱。新教師必須要掌握扎實的教學基本功,當你置身一堂課中,看到老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時不時激起朵朵教學的浪花,你會發(fā)現這是一種享受。因此,新教師要不斷主動學習,給自己“充電”,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的原則,朝著提升自身素質的方向去努力,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昂穹e而薄發(fā),博觀而約取”,充分借助一切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提升教學素養(yǎng)。做時代之青年教師、中國之青年教師,當吃苦以之,遇到矛盾不打方向、遇到困難不踩剎車、遇到瓶頸懷不開倒車,用“必想”證明青春,用“有為〞 回答奮進。
找“善作善成〞 苦吃,青春“必為”且“有成”之綱要。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理想如“遠山之巔”,通往山頂道路雖是蜿蜒而曲折的,路途卻是充實而幸福的,終點是壯麗而美好的。少年之心當有所往,何懼道阻且長。"必成”青年,方可行穩(wěn)致遠,急急忙忙“過河〞,不僅有“沾衣濕鞋” 的風險,還會有“墜入湍流” 的隱患,只有摸著石頭過河,找準穩(wěn)固的“石搭”,把每一腳踩“實”,將每一步走"穩(wěn)”,才是“過河”的真諦。當我們能夠輕車熟路地駕馭課堂時,初為人師的那種新鮮感和站在講臺上的激情會慢慢褪去。尤其是在教學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之后,可能會對下一步發(fā)展感到茫然。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積極主動尋求上進,突破自我面對教學中同事間的競爭,要正確看待;對待學生的錯誤與不足,要心態(tài)平和?!安灰晕锵?,不以己悲”,還要有淡泊名利,超然世俗的情懷。教師不僅要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更要關注心理健康,鍛煉身體和放松身心并重。平時多和同事、家人、親友交流,調整心態(tài),放松自己。要保持高昂的激情,讓自己的教師生涯成為一段“激情燃燒的歲 月”,積極調整個人的觀點意識,挑戰(zhàn)自我,積極超越,不斷進步。
找“精益求精”苦吃,青春“必成” 且“有善”之綱要。今日之青年,生逢盛世,當欣逢其時,在奮斗中“內卷”,在“荊棘”中前行,拒絕“躺平”心向上。作為教師,我們的初心就是永葆對職業(yè)的敬畏,對事業(yè)的追求,對學生的關愛,對名利的淡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少些倦念多些激情,少些惰性多些勒奮,少些諂媚多些從容。也才能心無旁騖,甘守三尺講臺。
我們要做好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當好學生人生的引路人。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適應工作,適應環(huán)境,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一切美好源于我們的不懈努力和追求,前行的路上,處處都有曼妙的風景。希望我們都能靜守心中的信念,為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奮力前行。(作者單位:瀘州市合江縣先市中心小學校)
編輯:李永鑫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