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在線 發(fā)布時間:2020-12-06
西南醫(yī)大附院微創(chuàng)保乳手術受患者歡迎
近日,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實施了首例腔鏡輔助下乳房重建手術,滿足了乳腺癌患者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保持、恢復和重建乳房形態(tài)的要求,專家們用先進的乳腺疾病治療理念及診療技術幫助乳腺癌患者“找回自我”。
三十多歲的小何(化名)是一名乳腺癌患者,為了得到規(guī)范化的治療,她來到了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經過檢查,小何的腫瘤靠近乳頭,且為多發(fā)病灶,不適合常規(guī)的保乳手術。
“傳統的開放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對術后恢復以及最后的外觀可能會有不同程度影響,在腔鏡輔助下的重建手術較傳統開放手術能更好地減少術后并發(fā)癥,達到更佳乳房外形,能更好地做到功能保護,進一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p>
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乳腺外科)主任吳斌教授經過與患者和患者家屬溝通后,患者最終選擇通過腔鏡技術進行乳房重建,保留乳房的外形。由吳斌教授主刀及多位醫(yī)生配合,在腔鏡輔助下為患者小何實施了乳腺癌保留乳頭乳暈皮下腺體切除術+同側腋窩淋巴結清掃術+Ⅰ期擴張器植入術。
在腔鏡輔助下,乳房重建手術僅在腋窩下留下了5厘米的小切口,小何對手術效果非常滿意“十分感謝幫我做手術的專家,雖然在手術中切掉了同側的所有乳腺組織,但是保留了我的乳房外形,留住了曲線美,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我心靈的缺失,讓我對今后的生活仍然充滿信心,滿懷期待?!毙『蝿忧榈恼f到。
醫(yī)院在對小何開展首例腔鏡輔助下乳房重建手術后,接連有已經做乳腺癌切除手術的患者到院做微創(chuàng)乳房重建手術。
“乳腺癌是我國女性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幾年來乳腺癌發(fā)病越來越年輕化,我們科室接診的最小乳腺癌患者僅有18歲?!?/p>
吳斌教授從事乳腺外科醫(y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他談到,目前乳腺癌的成因并不明確,大家普遍認為乳腺癌與遺傳因素、生育、初潮年齡、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存在關聯,且乳腺癌沒有明顯的癥狀,通常表現為無痛性的腫塊,由于國內乳腺癌患者缺乏定期體檢的意識,所以,國內就診的乳腺癌患者大多表現為中晚期乳腺癌患者。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在國內,45歲至55歲和60歲至70歲是兩個患乳腺癌高峰年齡段,相對于國外而言,我國乳腺癌患者普遍更加年輕。對于女性乳腺癌的預防,吳斌教授建議女性一定要養(yǎng)成一年一次健康體檢的習慣。
吳斌教授介紹到:“大家需要認識到乳腺癌從最初形成腫瘤時就已經是全身性的疾病,手術治療僅僅是整個治療過程中的一部分,完整的治療過程還包括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等其他組合治療,乳腺癌手術大面積切除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必須通過綜合的治療?!?/p>
科室簡介
據介紹,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乳腺外科是四川省婦科及乳腺疾病治療中心,在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醫(yī)療、綜合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科室采用德國先進醫(yī)療診療管理模式,建立有由乳腺外科、腫瘤科、放射科、超聲科、病理科5個科室組成的MDT團隊,大力開展乳腺癌保乳術、乳房重建術、腔鏡輔助下的乳腺癌根治術或重建術等,將德國的醫(yī)療理念融合到科室的乳腺疾病診治中,是具有國際水平、國內領先、西部一流的乳腺???。
專家簡介
吳斌
乳腺外科主任
主任醫(yī)師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中國醫(yī)師協會乳腺疾病培訓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yī)學教育協會乳腺疾病專委會委員
四川省醫(yī)學會乳腺病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四川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yè)組副組長
四川省醫(yī)師協會乳腺疾病專委會常委
四川省預防醫(yī)學會乳腺疾病專委會常委
四川省外科專委會青年委員
從事乳腺外科醫(y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30年,熟悉普外科專業(yè)理論、專業(yè)知識和國內外新進展,擅長乳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尤其是乳腺癌的綜合治療及全程管理,積極開展和引進新技術、新方法,例如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手術、乳腺良性腫瘤微創(chuàng)切除和乳腺微創(chuàng)活檢術、乳腺癌術后一期/二期自體組織或自體加假體乳房重建術等,熟練掌握各種急、危重病人的搶救措施。曾遠赴德國阿莎芬堡醫(yī)院乳腺中心學習和交流國際先進的乳腺疾病治療理念及診療技術。(來源:西南醫(yī)大附屬醫(yī)院)
編輯:邱果
關注川南在線網微信公眾號
長按或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最新資訊
其他